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美国警察的极限考验 An Extreme Ordeal for the U.S. Police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2/8/3 14:43:40
浏览次数:3334  

  编译/陈颖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已经过去20余年,但客机撞击世贸双塔的熊熊烈焰、大厦轰然倒塌的滚滚浓烟犹在眼前。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中,同样令人难忘的,是美国警察面对“9·11”极限考验的极致反应。

  世贸大厦:“地狱”里逆行

  2001年9月11日,遭劫持的美国航空11号航班和联合航空175号航班撞击高达110层的世贸双塔后,纽约市警察局、消防局以及纽约-新泽西港务局警察部门立即投入救援。
  纽约市消防局消防大队长约瑟夫是最早到达现场的指挥员。8时46分,在附近街区目睹飞机撞入世贸中心北塔93至99层后,他带领消防员赶到北塔,并在塔楼大厅设立灭火指挥部。
  撞击发生后,对北塔内人员的疏散马上展开。此时撞击仍被视为偶发事故,所以南塔内人员并未同步撤离。甚至一些准备撤离南塔的人员也被通知返回其所在楼层。但距首次撞击仅17分钟,9时3分,第二架飞机撞入南塔。真相昭然若揭,这显然并非偶然事故,而是蓄意袭击。
  每次撞击导致数百人当场丧命,被烈火与浓烟困在高层的人也生还无望,容纳上万人的世贸大厦顷刻变成人间地狱,近两百人跳楼或从高层坠落。灾难降临,无数警察和消防员在“地狱”中逆行,冲向情况不明的险境。
  纽约市消防局至少派出214个配备专用车辆或船只的作战单元到达灾难现场,很多没接到命令的消防员主动参与救援。纽约市警察局逾两千名警员响应,3架配备红外热成像仪的警用直升机投入救援。大量警用船只配合海岸警卫队和消防局的船只进行人员紧急疏散。
  面对“9·11”这样规模的突发灾难,没有哪个机构能凭单打独斗应付下来。在凶险莫测的灾难现场,对各方力量的协调是个巨大挑战。纽约市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指挥中枢,本应搭建部门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却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应急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欠缺整合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纽约市消防局和警察局都自成一体,没有做好在突发灾难中密切配合的准备。各部门的无线通信系统互不联通,一线警员无法直接呼叫消防车或救护车。大批消防队员被派入世贸双塔,纽约市警察局的直升机就在塔楼上空盘旋。但消防与警方没有建立可靠的通信渠道,大楼内的消防指挥员接收不到警用直升机的报告,缺乏关于火势发展和塔楼状况的实时消息,难以准确全面评估灾难现场形势。由于不同部门各行其是,还多次出现警察和消防员对楼内同一区域的重复搜救。
  9时51分,警用直升机飞行员警告南塔高层有大块建筑结构可能坠落。9时59分,世贸中心南塔在10秒内完全坍塌,大批市民和消防员当场丧命,被掩埋在逾25万吨瓦砾之下。南塔坍塌后,10时8分、15分、22分,警用直升机机组多次用无线电通报北塔的情况,但这些生死攸关的信息没能及时传递给北塔内的消防员。受高层建筑结构和信号拥堵影响,楼内通信困难,很多消防队员和指挥员尚不知道南塔已经坍塌,也没收到指挥部下达的撤退命令。还有些参与救援的警察和消防员没带电台,或不在下达命令的电台频道,或为救人没能及时撤离。有警察撤离时催促沿途遇到的消防员离开,但对方根本不听劝告。10时28分,世贸中心北塔坍塌,导致包括纽约市消防局局长在内的大量救援人员丧生。
  尽管救援人员伤亡惨重,但成千上万条生命得以逃生。据估计,当天身处世贸中心灾难现场的平民有16400~18800人,其中绝大多数都得以安全疏散。不幸罹难的平民约2152人,集中在航班撞击点以上楼层,撞击点以下遇难的仅110人。

  五角大楼:废墟上集结

  “9·11”当天9时37分,遭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航空77号航班撞上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坠机地属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警察局和治安官办公室辖区。五角大楼是军事设施,由专门执法机构国防保护局守护。事件涉及恐怖袭击,联邦调查局有权调查。此外,美国特勤局、烟酒枪支爆炸物管理局、国家环保局刑事调查处、弗吉尼亚州警察局等机构的执法人员也及时响应。来自联邦、州、县和军方至少14个部门的逾两千名执法人员由阿灵顿县警察局、国防保护局和联邦调查局统一调度协调。
  事发时,阿灵顿县警察局局长和两名副局长碰巧都在外地,局长和一名副局长立即返回。另一名副局长则在一周后才赶到,姗姗来迟的他正好接替了筋疲力尽的同事。
  阿灵顿县警察局警员到达现场后首先与守卫五角大楼的国防保护局人员进行责任分工,经协商,承担了维护周边安全的重任。这项任务急需大量警力,但对很多警员来说,此时要赶到五角大楼并不容易。由于沿途交通状况混乱,他们不得不停下来疏导交通,为应急车辆开辟通道。很多警员在路上充当临时交警,没能赶到灾难现场。弗吉尼亚州警员对邻近高速公路实施管制,在395号州际公路上疏导车流,确保应急车辆顺利通行。阿灵顿县治安官办公室关闭了辖区法院,腾出更多警力投入救援。在各方努力下,最终足够的警力抵达五角大楼,其中一部分与消防、军方人员合作,从仍在燃烧的断壁残垣中展开搜救。坠毁飞机上53名乘客和6名机组成员无一生还,五角大楼内125名职员在袭击中丧生。但因为救援力量及时到位,避免了更多人员伤亡。
  事后,多份“9·11”五角大楼应急救援报告总结认为,在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中,各部门执法人员面对没有法律和规章可循的特殊情况,各尽所能,表现可圈可点,但也出现了与世贸中心应急救援类似的问题。尽管建立了应急指挥体系,但大量应急救援机构人员一拥而上,缺乏统筹协调。用于下达通知和指挥行动的手机、电台等通信工具也状况频出。此次灾难应对过程充分表明,美国应急救援的指挥通信体系尚有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漏洞,还有很多“制度空白”亟待填补。

  救援代价:灾难中殉职

  “9·11”救援现场,共有72名警察丧生,343名消防队员遇难,警察和消防员的殉职人数史无前例。对于世贸中心应急救援人员殉职的准确位置,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官方依然没有正式结论。“纽约时报”曾根据目击者的陈述分析判断,约140名消防队员在世贸南塔楼内或周边殉职,约200名消防队员在世贸北塔楼内或底部殉职。最早殉职的一名消防员是被从南塔坠落的女士砸中身亡。目击此事的消防队长称,现场嘈杂混乱,根本来不及躲避。
  世贸双塔轰然倒塌的瞬间,楼内逾两千人当场死亡,仅有包括应急救援人员在内的23人从废墟中幸存。大批消防员、警察、工程人员和志愿者,以及400多只搜救犬投入搜寻遇难者残骸的艰巨工程。
  更为艰难的是通过残骸确认遇难者身份。纽约世贸中心总计有2753名遇难者,2001年以来,对包括警察、消防员等应急救援人员在内的遇难者残骸进行DNA鉴定的工作从未间断。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20多年过去,仍有近百分之四十的遇难者尚未确定身份,上千具遇难者残骸仍等待着属于它们的姓名。
  除了人员伤亡和建筑坍塌,救援车辆损毁数量也相当惊人。消防部门当天有111部车辆报废,纽约市警察局参与救援车辆损失高达200部。
  灾难过去20余年,救援人员的梦魇仍未结束。恐袭发生后,所有纽约警察被要求取消休假,参与救援。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场救援将让自己的余生蒙上阴影。事后调查发现,救援人员当时被2500多种有害物质组成的毒气云团包围,其中包括一级致癌物石棉粉尘。有的警员就穿着衬衣,戴着普通口罩,在废墟上挖了两个月。有数据显示,迄今已有3623名接受健康监测的救援人员去世,超过了“9·11”遇难者人数。至少12000名应急救援人员患癌,近300名警察死于因参与救援罹患的疾病,而且这些数据还在逐年递增。

  复盘反思:危机后重塑

  “9·11”事件深刻改变了美国警察,并推动了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的变革与重塑,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美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的建立完善。
  “9·11”恐怖袭击的重大教训之一,就是负责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各种机构必须密切配合、步调一致。警方、消防等应急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的问题被写进了“9·11”事件调查委员会最终报告,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亟待改变。2003年2月,时任总统小布什发布关于美国国土安全的第5号行政命令,要求国土安全部长主持制定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提供一套共同工作的高效体系,把全国上下各级政府机构协调起来,实现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和事后恢复。2004年3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中各方人员的合作机制作出明确规定,使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能够在一套系统、统一的指令和安排下高效运转,对包括灾难性的恐怖主义活动在内的突发事件,实施快速有效的预防和响应。
  在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中,关键组成部分包括突发事件指挥系统、通讯与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其中,突发事件指挥系统是核心,通讯与信息管理系统是神经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物质保障。整套系统既强调标准化,又强调灵活性;确保应对突发事件时,既不至于过分动员,造成浪费,也不至于动员不足,应对不力。
  在这套机制下,警察、消防、急救、应急管理、通讯等部门使用“同一种语言”交流。面对突然降临的天灾人祸,包括警察在内的各方应急力量将得到更为高效的指挥、协调与整合。训练在这套机制下工作早已成为美国警察的必修课,从指挥官到一线警员都要学,确保灾难来临时,警队上下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全局中的角色与作用。
  “9·11”事件也改变了美国警察的日常巡逻。“9·11”以前,如果有只油罐被丢弃在路边,巡警几乎不会将其视为威胁,而“9·11”之后,巡警看见这只油罐,会马上引起警觉,头脑中闪现一系列问题:油罐主人是谁?里面装了什么?会不会跟恐怖袭击有关联?周围有什么潜在袭击目标?巡警对行人的肢体语言也变得更加敏感。特别是在“9·11”后不久,美国警方更是草木皆兵。任何人员出现在“反常”的地方,比如大桥底下的空地,或政府大楼背后的小巷,都会引起警察注意。甚至街头踉踉跄跄的醉汉,也被怀疑为恐怖组织的“探子”而受到检查。
  此外,巡逻车上的警用装备也有所增添,除基本的创伤治疗设备外,很多执法机构又增添了防毒面具、橡胶手套和橡胶靴子等装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生化袭击。
  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经历过“9·11”的老警察退休。当年还是孩子的新人成为警队中坚,他们从入警起就在危机后重塑的全新机制下工作,习惯于不同部门间更为紧密的协同配合。转眼20多年过去,反恐形势依然严峻。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后“9·11”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美国警察能否做得更好,还有待历史去检验。■
  
  (责任编辑:冯苗苗)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