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梅江派出所:“三把钥匙”打开基层治理“三扇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5/7/23 14:43:47
浏览次数:27  

  文/图/符裕 冯志伟
  
  派出所名称: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梅江派出所。
  建所时间:2004年11月1日。
  辖区概况:该所辖区位于天津市区南部的梅江地区,面积5.02平方公里,共有30个自然社区,实有人口5.3万余人,其中宿寄(人户分离)和流动人口总量占比50%,天津市河西区三分之一的外籍人士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有天津市电视台及中小学幼儿园等重点防控点位20余处。辖区呈现“五多”特点,即治安场所多、防控点位多、寄宿人口多、境外人员多、从业人员多。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50人、辅警44人。
  荣誉:一级公安派出所,天津市社会第三方满意度评议中位列全局首位。2023年获评天津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余晖”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法、公安部“社区通”拓展应用等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所长张旭慰问辖区群防群治力量

  

  民警在窗口服务群众

  

  民警和“余晖”调解队员上门走访群众

  

  民警在接待来访群众

  

  民警在进行矛盾纠纷调解

  

  社区民警开展“警民一家亲”活动

  
  此心安处是梅江。
  梅江派出所地处天津南部梅江生态居住区,这里是有“春品新绿,夏听蝉鸣,秋看落瑛,冬赏雪松”之称的全物业高端居住板块。近年来,梅江派出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矛盾纠纷调解”“降警控案”“群防群治”为三把钥匙,切实筑牢治安防线,实现了“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

  纠纷调解之钥,启和谐之门

  近日,梅江派出所社区民警和社区“余晖”调解队员排查发现了一起因装修问题引起的邻里纠纷。经了解,双方积怨已久,近期相互起了争执。社区民警立即上报派出所领导,依托“余晖”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启动矛盾纠纷“红色预警”。同时,持续开展沟通调处,摆事实、讲道理、谈情理,每日掌握工作情况,防止事态升级。在所领导的主持下,社区民警、辅警、“余晖”调解队员集中力量,通过长达5个小时的耐心调解,使当事人冰释前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一个月后,社区民警对矛盾上门回访时,当事人表示:“前两天我们还一块出去吃饭了,现在都是好邻居、好兄弟,这下真不会再闹了!”
  2023年年初,梅江派出所通过对矛盾纠纷警情分析后发现,60%以上的矛盾纠纷警情来源于社区,而且情况纷繁复杂,处置起来异常消耗精力,处置后仍有再次激化的可能。针对这一情况,梅江派出所立足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刻认识“矛盾不上交”的根本内涵,发动辖区党员代表、党政机关离退休干部和懂法律、善言谈的热心群众,组建了“余晖”矛盾纠纷联调队。
  “余晖”联调队组建之初,派出所积极主动争取街道党工委支持,在党群服务中心内设置工作室,按照“社区民警主导、辖区党员和群众主调、网格员及其他力量协作”的原则,形成了矛盾纠纷“警网日研判”“党群周会商”“街所月分析”等“余晖”联调联动机制,保证辖区矛盾纠纷联动共治。同时,统筹辖区网上网下矛盾纠纷线索,按照“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易引发案事件的重大矛盾纠纷”、“易造成辖区不安定因素的重点矛盾纠纷”和“一般类矛盾纠纷”划分“红黄蓝”三色等级,全量研判分析,梳理问题症结,分级制定调解处置措施,实现了矛盾纠纷发现、走访、化解、回访“全链条”闭环跟踪管理。 截至目前,已发展了47名队员,其中党员占比78.7%,成功调解复杂纠纷156起,辖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3%,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群众反映问题下降81.25%,切实提高了管事率。
  2024年,随着天津市委政法委、天津市公安局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梅江派出所牢牢把握矛盾纠纷“三所(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联动、三室(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联建”机制建设的契机,持续发展壮大“余晖”联调队,完善“余晖”联调联动机制,“老程联络室”“宁子在线”“知心雪姐联络站”等“余晖”力量在辖区内遍地开花,人民调解员、律师定期进驻,多元化解格局扎根辖区、深入民心,不断呈现出“四主动、双提升”(即民警有帮手主动排查纠纷,居委会、物业主动介入化解沉积事件,居民主动要求加入“余晖”队伍,矛盾纠纷当事人主动请求“余晖”机制介入调解;机制介入率和化解率稳步双提升)的良好态势。

  降警情控发案之钥,筑平安之门

  警情、案件指标是衡量辖区群众“安全感”的最直观体现。
  一天凌晨,辖区某小区物业保安通过监控发现,有2名男子在小区周边“拉车门”,立即上报派出所,配合民警当场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去年以来,派出所采取“技防+人防”手段,与小区保安合力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居民们表示:“以前这片总有拉车门、贴小广告的,早上出门得先抠小广告。现在直接开上车就走,终于有了一片清朗的安全环境!”针对小区停车难,因抢占车位、乱停乱放引发的挪车警情高发,部分警情甚至升级为纠纷和治安案件等一系列问题,梅江派出所主动对接停车场公司,协商物业,研究降低夜间闲置车位费用,解决居民“潮汐”停车,实现了小区内外停车费用减降一致;社区民警还联动物业保安,给来访车辆驾驶员发放“停车联系卡”,解决外来车辆临时停车需求。近年来,辖区的挪车警情下降了35.7%。
  梅江派出所把降警情、控发案置于基层治理大框架下,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了源头治理的效果,其背后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此心安处是梅江”。这些成效的取得,则是派出所对警情案件的精确分析、难点问题的精准施策、日常工作的精细管理。
  完善机制,实施精准支撑。梅江派出所规范警情反馈机制,依托天津市公安局基础警务平台,准确将每一起警情和案件回填至警格,并制定警格警情案件分析制度,社区民警按照所属警格警情发案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主防”措施,所领导点评指导做有效支撑。同时,为每个警格绘制24小时警情“时间轴”,警情高发时段可视化呈现,指导社区警务队落实弹性勤务,错时入户、巡控。通过精准警情分析,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盗窃“两电一自”、重复报警(挪车、噪音、漏水)等模型,自动生成指令任务,精准推送社区民警落实防控。近年来,相关警情下降了19%。
  贴合实战,强化质态监管。梅江派出所积极争取区公安分局基础管控中心支撑,根据派出所在分局的基础管控工作质效,不断调整管理重点,指导社区工作补强短板、不断提升。派出所领导班子通过“线上盯办+线下问效”,各司其职,盯质态、盯纪律、盯工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监管到位。派出所基础管控岗每日通过查看基础警务平台、回溯执法记录仪录像,全量查看社区民警工作质量。派出所案管组逐个听取报警录音、查看警情反馈及现场录像,督促民警规范出警。
  优化管理,构建工作闭环。梅江派出所建立警情回访制度,每周下发“全量警情回访单”和“明细表”,社区民警逐个警情回访并制定相应工作措施,社区队长进行签字确认,实现了社区队长与社区民警全量管理、捆绑作业的工作闭环。工作中,派出所领导加入全部天津公安警务协同群、“社区通”群,盯看社区民警工作弱项、回应群众诉求的具体情况,找差距、定措施、补短板。2024年,全所警情同比下降12.9%,刑事警情更是同比下降39.8%。

  群防群治之钥,开共治之门

  近日,辖区某环卫师傅发现一男子躺在地上神志不清,有自杀倾向,立即在社区通“环卫大家庭”群组中向民警发布求助信息。梅江派出所领导带队迅速抵达现场,见该男子情绪激动、号啕大哭,自述不想活了,立即安抚其情绪,并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后台的支撑下,进一步确定身份、联系家属,得知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已离家出走近半年,经家属同意,暂时将其送到救助站,其家人非常感谢。
  “社区通”群组是公安部在天津试点的一项重要工作,由微信群组派生而出。梅江派出所以此为契机,活跃群防群治力量,积极拓展“社区通”群组应用,线上建立环卫、河道、快递、出租、代驾、“哨兵车”车主等“社区通”专业群,由专人管理保证活跃度,构建了“热心居民盯社区、环卫工人扫街道、河道工人巡河堤、快递外卖穿辖区”的全域群防体系。所领导在线监督保障,社区民警辅警亮明身份,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搜集社情民意、开展日常宣防,实现了“线上社区”管理。有的群众说:“民警跟AI一样,随时回应。”
  线下,组织有特色的群防群治力量,加入“西岸义警”队伍,派出所民警辅警、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一校一警护校队”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和重要路段值守巡查,切实做好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秩序维护工作,消除各类治安隐患。社区警长周顺利从部队转业后深耕社区,发挥“退伍不褪色”情怀,组织有从军经历的居民,组成“退伍军人巡逻队”,加强社区防范,工作成效显著。
  目前,派出所已搭建389个“社区通”应用群组,占辖区86.59%的实有人口,约4.6万名群众入群。通过“社区通”收集社情民意300余条、提供咨询帮助1500余次,开展反诈等安全防范宣传520万人次。辖区电诈发案同比下降41%,形成了公安、街道、居民群众线上协同的共治新格局。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