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华
人物简介:
陈海英,女,江西省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副所长,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3次,先后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第二届全国公安百佳刑警、公安部刑事技术破案会战优秀民警等荣誉。
我要当女“宋慈” 职场“小白”初体验
高中毕业后,陈海英考入了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天知道,一个能被村里办丧事的锣钹声吓得睡不着觉的女娃,是如何在福尔马林与尸体解剖中“滚打”出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几年后走出医学院时,她有了一副“豹子胆”。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职工医院当医生。这期间,一部名为《大宋提刑官》的电视连续剧让她迷上了宋慈:让尸体“说话”,从蛛丝马迹中破解悬谜,这太有挑战性了。
若说学医为职业发展奠定了专业基础,那么这部当年的热剧对她的职业选择则起了牵引作用。2002年,得知赣州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警,她立马网上报了名,且是冲着法医岗位。
当年赣州警方的法医招录条件足够“宽松”:两个岗位,不限男女。
这一下招来了包括陈海英在内的俩女子。2003年8月,看着两个女娃跨进大门,刑警支队领导心头打鼓:这活儿又苦又累还得胆大心细,女娃能行吗?
事实上,另一位没多久就换了岗,之后陆续又有两名女同志调离。做技术工作辛苦、枯燥、压力大,没点静气熬不住。那时刑警支队下属的刑科所有三个部门:指纹室、理化室、法医室。“小白”陈海英跟班学了100天指纹鉴定后,从2004年1月起,她开始跟着出现场、观摩尸检了。
乳胶手套、医用口罩、一次性帽子、鞋套,这就是当时法医出现场的标配。这些陈海英不陌生,不同的是学医时接触的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眼下面对的是死因不明死状各异的尸体。
没有规范的解剖室,尸体解剖常常在殡仪馆里。通常两名法医,一个主刀一个辅助,还有一名配手做记录。
陈海英一边做记录递器械,一边认真看仔细听。“胸部刀口长度5厘米”“腹部多处开放性伤口”……陈海英正记录的手停了——地上好多白花花的蛆在蠕动,打着卷儿四处爬,眼看要爬上主刀法医的鞋面……“哎呀!”陈海英抓起水管“哗”地冲去,同时心慌慌地偷看老师,恰好与对方平静到近乎冷漠的目光撞个正着。老师面色如常继续专注于手里工作,陈海英脸红了。
“海英胆大!才来几天就敢接触尸体!”如今,刑警支队支队长谢毅文每说到这里就会竖起大拇指,“海英不简单!”
“不简单”的陈海英,其实简单到有点“社恐”:万一老师提问答不上怎么办?万一案情分析会说错话怎么办?而所有恐慌都化为动力:《系统解剖学》《组织病理学》《法医学》……她一本本地啃。她想快点变成老师们的样子,想早日成为真正的女“宋慈”。
2005年5月21日,雨。这天,陈海英首次独立做尸检。仍在殡仪馆,一名小伙子记录,一名痕迹检验师拍照。两具尸体,老师和她各负责解剖一具。初次上手的她用两小时才完成解剖,然后缝合。
缝合完毕已是深夜。陈海英直起腰,突然发现身边同事不见了。灯光昏暗,眼前两具尸体格外瘆人。到底是新手,她头皮发麻寒毛直竖,“哐当”一声扔下剪子夺门而出,倒是把站在门外透气的同事们吓了一跳……
案子破了。凶手不但杀害二人,还在广东犯下三起命案。法医鉴定报告对于锁定凶手起了关键作用,入警不到两年的陈海英荣立三等功。
陈海英不奢望立功受奖,但“我要当女‘宋慈’”的职业理想愈发坚定。
科技助力破积案
2001年12月,赣州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成立。2006年,陈海英成为专职DNA检验师。
为最大限度还原现场、捕捉嫌疑人痕迹,凡嫌疑人接触过或可能接触过的物品,都必须提取做DNA检测。检材少则几十个,多达几百上千个,繁复的工作全靠手工完成。长期接触含硝酸银的药液,加上检材须反复用冷水冲洗,陈海英的手长黑斑、粗糙、皲裂,看上去与年龄极不相称。
2008年,赣州市局刑科所有了第一台PCR基因测试仪,传统手工操作时代结束了。陈海英心想:愈是先进设备,愈需要操作者具备与之匹配的技术水平,而目前刑科所DNA检测水平还局限于烟头、血液之类生物信息含量高的检材,至于微量检材就徒奈之何了。
陈海英找到时任支队长岳新华,提出想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进修:“那里代表国内同业最高水平呢!”
“支持你!可你儿子才三岁,一去三个月,家里支持吗?”看着瘦小的陈海英,岳新华有些担心。
“支持支持!”陈海英一迭声道。她知道丈夫一定支持她。
在部里学习三个月,陈海英专业技术突飞猛进。回赣后,她结合实际深入思考系统探索,不到一年,她掌握的新技术开始发挥作用,尤其是自2011年起,她成功运用多项新技术,帮助案侦部门破获一批命案积案。
2016年4月初,村民在沟里抓石蛙时发现了一具高度腐败的尸体。经初勘,死者系2015年失踪的村民赵甲。现场勘查、排查走访……几个月下来一无所获,案侦陷入困局。
10月,刚出差回来的陈海英受命做此案DNA复检。面对县局送来的全部检材,陈海英眼睛一亮:死者衣服!当时专案组分析认为凶手接触死者衣服的可能性不大,再说以当时的技术,很难从轻微接触过的检材上检出有价值的信息。
但陈海英用整个通宵的反复实验,打破了“微量元素无法检出结果”的魔咒——她在死者外裤上发现了嫌疑人的痕迹!案侦部门立即行动,嫌疑人最终落网。“这就是去部里学习脱落细胞检验的收获。要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能做出来。”
2018年起,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推广DNA检测新技术,该项技术对于查找并锁定嫌疑人意义重大。陈海英默默地在小本子上列了一份积案清单。“立下目标,我要用新技术把它们一一攻破。”
2020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云剑”专项行动,陈海英再次运用新技术帮助案侦部门侦破多起命案。之后几年,她持续发力共助力侦破积案10起,其中部督案件2起。
2023年底,赣州乡下发生命案,因邻里纠纷,嫌疑人手持一根螺纹钢砸死三人砸伤数人后,自己也自杀身亡。警方经走访调查,得知嫌疑人自杀前把螺纹钢扔井里了。
待糊满淤泥水藻的螺纹钢被捞起时,已泡水里30多个小时。人命关天,可嫌疑人已死,仅凭村人证词不足以证明这就是凶器。
下午,螺纹钢等检材被送到刑科所。面对那根螺纹钢,学生物工程的徒弟小黄有些怵:“海英姐我怕,怕专案组巴巴盼着,最后我没能做出结果……”
无疑,螺纹钢是证据链上极其关键的一环。而在水里泡了一天一夜后,上面附着的受害人生物信息已非常微弱,DNA检测难度可想而知。
“我试试。”陈海英用快速检测条擦拭螺纹钢,白细胞含量显示为阴性。接着一层一层擦拭表面淤泥,擦完淤泥再擦螺纹钢。如是凶器就一定附着几名受害人的DNA信息,但问题是多人DNA混在一起,检测结果不具备任何价值。
她全神贯注精细分区提取生物信息。小小一根螺纹钢,仅前期清理、提取便耗去两个多小时。接着上仪器,检测实验开始。
夜色浓黑,寒意蚀骨。走廊里一盏路灯发着微光,实验室内,两个女警默默忙碌……直到天色熹微,小黄听陈海英疲惫地舒口气:“有了……”
接到电话,在案发现场的谢毅文兴奋极了:“啊?泡了这么久都能检出来,还是这么多人的DNA,海英你可以整篇权威论文了哟!”陈海英清楚地听见,谢毅文身旁一群同事的欢呼声……
历经磨砺心愈坚
陈海英清楚,形形色色的检材上可能携带着难以预测的危险,所以她一直严格遵循自我防护的职业规程。婚后,每次出现场回家,她必定先接过丈夫递来的衣服,去卫生间洗澡洗头彻底清洁后才进房间。
即便如此,风险仍难避免。
2006年11月,一具高度腐败的男孩尸体从水里被打捞上来。经初检,男孩系他杀。检材送省厅检测,囿于当时条件没有结果,死者身份成谜,几经努力后案子被迫搁下。
2023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此案再被提上日程,陈海英受命尝试运用新技术寻找线索。死者衣物泡水里几个月,已丧失检测条件。得知当年还有部分检材存于省厅物证室,陈海英马上赶去。
物证室里存储着各种检材。就在陈海英俯身在冷柜里逐一查找时,她浑然不知,那些取自死者身体的检材,在存放多年后正散出有毒气体,此时透过口罩侵入她的体内。
终于找到检材,陈海英带着箱子火速返回赣州,一头扎进实验室。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一种办法不行,再换一种……又一个通宵,她“熬”出了死者的生物信息!根据检测报告,案侦方向迅速明确下来。
两天后,陈海英开始打摆子、出冷汗,嘴唇肿胀冒疱疹,咳嗽吐痰呈黑块。医生一看化验单大惊:这是吸入了大量有毒气体!你是干啥工作的,知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赶紧输液!
尸源找到了,案子破了,凶手竟是男孩的父母。他俩对聋哑儿子失去耐心,于是10岁男孩的生命被一罐掺毒的八宝粥终结。
陈海英心里五味杂陈。想起男孩身上手织的毛衣毛裤,针法绵密耐看,该出自他母亲之手吧?对骨肉下手之前,这对父母可有过瞬间不忍不舍?
所幸,DNA结果并不都关联着血腥、死亡。陈海英欣慰的是,她通过DNA检测帮助失散的孩子回到了父母身边。2022年1月的一天,年过半百的老陈夫妇在爱心志愿者老曾的陪同下找到刑警支队。原来,他俩看到网上关于陈海英的报道,就鼓足勇气赶来:“求求陈警官,帮忙找找我们失踪19年的儿子……”
老陈夫妇家在赣州农村,大儿子陈周17岁时去广东打工,2004年前后突然失联。夫妇俩把10岁小儿子托给家人,心急如焚赶去广东,一次次扑空、一次次失望,身上一点钱快用光了。为找儿子也为活下去,他俩干着最苦收入最少的活儿,饥一顿饱一顿,住板房甚至露宿桥下……
陈海英一边给他俩采集血样,一边耐心地温言安抚。接过她递上的热水,老陈呜咽起来:“陈警官,这些年我俩到处找儿子,又遭白眼又被骗,都快崩溃了!感谢家乡警察对我们好,这心里暖和呀……”老陈老婆冲着陈海英深深鞠了一躬,说,“拜托了,就算儿子找不到,我们都感激您一辈子!”
看着面相苍老的夫妇俩,陈海英眼睛湿了。她想起赣州乡下辛劳一生的白发父母,想起自己手足情深的弟妹。于是她的小本上又多出一项:为老陈夫妇寻子。
登录公安部打拐系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去查询比对,成了她时时必做的事。那对苦命夫妇的白发、泪眼总在眼前浮现,她祈祷他们的儿子还活着,祈望奇迹能出现……
“奇迹”在2023年出现了。3月,有群众在龙南市某镇一处荒弃的屋里,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的流浪男子。男子神情木讷,几乎无法正常回答民警询问。随后男子被采集血样后送往救助站。
话分两头。这天一早,陈海英又登录打拐系统,突然她眼前一亮:老陈的DNA与龙南警方采集的一份血样比中了!
她迅速打电话联系龙南警方,请对方尽快重采这个刚送入救助站的男子血样,对其DNA信息进行复检。
喜讯传来——男子就是老陈夫妇失散19年的大儿子陈周!
据警方复盘,陈周当年打工时发生意外,大脑受伤部分失忆。被狠心老板扫地出门后,记不得如何回家的他靠捡垃圾吃剩饭流浪19年,直到重回父母身边。“儿啊你受苦了,爸妈可把你盼回来了……”一家人号啕着紧紧相拥。
4月的一天,老陈夫妇与家人们簇拥着一身新衣新鞋的陈周来到赣州市局刑警支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的陈周已慢慢恢复部分记忆,剪去乱发的他精神了许多。老陈一家含泪向陈海英和支队领导送上大红锦旗,上书金色大字——“赠赣州市公安局 人民警察为人民 圆我全家团圆梦”。
“感谢恩人”“感谢公安”,老陈一家说个不停,还恳求说别解散寻子群。那是陈海英与志愿者老曾为与老陈夫妇及时沟通信息建的临时微信群。
“别解散群啊,看见陈警官我们心头踏实……”
陈海英微笑着点点头。
深秋。正在办公室忙碌的陈海英收到快递送来的一箱脐橙。一看包装上的发件人,老陈?她马上拨通电话。
“你破费干吗呀?我转你钱。”
“啥?不收不收,一点水果值啥钱!您别看不起我!”
“老陈啊,我们有规定不能收……”
“哎呀啥规定我不懂,尝几个水果不犯规!要不是你们哪有我家今天?”
原来,寻回儿子的老陈夫妇重燃生活的希望,他俩承包了村里果林,经过大半年悉心打理,脐橙大丰收了。他们高高兴兴选了一箱寄给恩人尝尝。
陈海英两眼又湿了。那天,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此生吃过最甜的橙子。感谢认可,一如既往踏实工作,助力万家团圆。
因陈周失踪多年,户口已按规定注销。市局户政处民警幸艳华得知后,主动跑前跑后帮陈周重上了户口。
眼看老陈一家的幸福生活重又开始,陈海英打心眼里高兴。从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以来,赣州市局刑警支队刑科所通过采集血样进行DNA比对,已帮助30多个家庭骨肉团圆。
每次目睹群众抱头痛哭,陈海英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清澈的泪水,既属于一位母亲、妻子、女儿,更属于一位入职多年依旧葆有一颗温热初心的人民警察。■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总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文中除民警外,其余人系化名)
(责任编辑:张敏娇)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